2007年3月11日星期日

執筆忘字--討論語言、文字及中華文化的核心價值

文字、語言,只是幫助人與人溝通的工具,其核心價值在於互相溝通和理解。

寫作時,將「蜂擁而上」寫作「蜂『湧』而上」;講廣州話時,將「風『靡』(粵音: 美) 一時」說成「風『魔』一時」;寫電話短訊 (SMS) 時,將「拜拜」打做「88」;寫電郵時;將"as soon as possible"寫做"ASAP",真的會產生誤會嗎?

錯別字、文法錯誤、發錯音、懶音,在絕大部份的時候,都不會令受眾誤會文意或影響溝通的效率;反而,如果受眾過份執著或拘泥於正宗的文法、用字或發音,便會忽略了文章或對話的內容。好像有些持才放曠的聽眾,為了炫耀身價,在講者發錯音或讀了懶音的時候,便立即打斷講者的話題,糾正甚至嘲笑講者發音上的錯誤;有些所謂的專家學者在看文章時,會抽絲剝繭地搜尋文章內的錯處,多於發挖當中的真知卓見。

錯別字、懶音或文法上的錯漏,實際上,無損溝通和理解的效率。反之,語言文字的「潔癖」──矯枉過正,對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有著更深層次的破壞。

化繁為簡、捨難取易、易學易用、方便應用,是發明家、政治家造福人群的成功之道。

對美及正宗的執著、善於堆砌粉飾、有高度的專注力及細微的觀察力,是藝術家、文學家、學者展露才華的成名之道。

誇張失實、本沒倒置、小題大造、吹毛求疵、捨易行難、化簡為繁,是庸才、佞臣、騙子、地踎流氓打壓對手、騙財爭權的陰謀手段。

現今社會上,越來越多所謂的學者、傳媒、政治家、上流人士,不停地運用自己的知名度、影響力,以「拯救中華文化」為名,振振有詞、大聲疾呼。實際上,他們的建議,只能教曉大眾如何咬文嚼字,如何去找人家的錯處,甚至令到一些原本已經不善辭令的人,受到無謂而不必要的批評,變得寡言孤癖,其獨到的見解便可能因而被埋沒了。這正因為過份拘泥於文字的正確性,不但未能增加其實用性、普及性,反而增加了實際教學及使用時的難度──真正窒礙人與人之間交流的主因,正是權威學者囂張傲慢的態度、自以為是的心態、蔑視他人的行徑。中國傳統文化中,所著重的謙虛、尊重、包容、欣賞、個人修養,又去了那裏呢?

我國由講求精練的文言文改用以手寫我口的白話文;由富美感、重會意的繁體字改用較簡單易學、重發音的簡化字,為的不是易學易用,方便溝通嗎?為何我們卻要捨易行難、倒行逆施,大費周章去教人咬文嚼字、武文弄墨,拘泥於形式及正宗呢?可知道過猶不及,凡事都要以務實為重,適可而止。

畢竟,語言及文字是「約定俗成」的溝通工具,其存在的核心價值,不正是加強彼此間的溝通和理解嗎?嚴重得影響文意的謬誤,必須要修正。無傷大雅的錯漏,為何不能用包容和尊重之心去看待呢?為何不能認真和謙虛地欣賞文章的內容和簡化後的創意跟實用性呢?

後記:
現今中國的大城市,生活富足奢華,物資充裕,人們開始追求優越感、名利及個人享受。可是,對美、對成功及對知識的追求,漸漸流於表面化、形式化──化妝品、時裝、名牌、美容、瘦身等,成為女士們不可或缺的「必需品」;職業、地位、入息、名車、豪宅等,成為男士們唯一的「成功標準」;巧辭令色、歪曲事實、斷章取義、文過飾非、小題大造等,成為專家學者們展露才華的「真知卓見」。又有多少人願意花金錢、花資源投資到自己的智慧、內涵及修養上呢?(我想,粉飾外表較重要吧。) 又有多少人願意花時間、花心情去認識別人的品行、才華及理想呢?(我想,衡量財富較容易吧。)又有多少人花精力、花心血去探討中華文化的道德觀、價值觀及人生哲理呢?(我想,爭名逐利較吸引吧。)

中國傳統文化中,著重謙虛、尊重、包容、欣賞、個人修養的重點,為什麼會被現今的中國社會所遺忘呢?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