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年3月11日星期日

教導的真諦(改篇自《寬恕的真諦》)

教導的真諦

有個孩子來求診。他的主述都是一些憤恨、燥狂的症狀。診斷並不困難,就是燥狂症,任何一位心理專家都可以辦到這點。問題在於是甚麼造成他的憤恨?又該怎麼治療?

「是我的爸爸。」孩子氣憤地說著。「但我不知道我該不該這樣說?」

孩子陳述了一段痛苦的往事。原來,孩子面對著着精神上的虐待。其爸爸喜歡責罵,一責罵,就滔滔不絕。爸爸因為責罵的關係,回家後不能處理公務,也讓孩子失去了幸福的家庭生活。但儘管如此,當爸爸責罵之後,他確信他的生活都只是因為孩子的反叛和無知被拖累了。孩子身心俱疲,整天生活於怨懟與指責之中,他還擔心會因而心理失衡,主動尋求心理專家的治療。

「你其他的家人怎說?」

「他們都站在爸爸那邊!」孩子又敘述了一段悲慘的往事。事實上,孩子的家人偏袒他們的爸爸,當爭吵出現時,家人往往反過來指責孩子太過反叛,才激怒爸爸。而親朋戚友們,也都採取自掃門前雪的態度。到頭來,孩子變成了一切問題的核心。明明他是受害者,卻必須負擔「讓爸爸生氣」的指責。孩子不斷受挫,而且還不斷受到其他人的指責。

然而,這還不是苦的── 「大家都要我服從他們」。孩子幾乎崩潰了。「所有的親朋戚友都很樂意救濟我,沒有他們,我活不到現在。但我說實在的,我真的很難去服從那些口口聲聲說在關心我的人。」

「那你曾經去報復過嗎?」

「我很想。但我不敢。而且,我偶爾也會懷疑:到底真相是如何?是我做錯了,才導致爸爸生我的氣?我到底怎麼了?」

「所以,我聽起來,你面對的問題有幾個:你目前處於很不確定的狀態。事實真相、孰是孰非你沒有辦法確定。其次,你很想報復,但你又不希望這麼做;但如果要放任你這樣下去,你又無法忍受。所以聽起來,你很想說:你爸爸聯合全家來欺負你,但你不甘心,你想報復,但又覺得不妥,別人要你服從,你也做不到?」

孩子點點頭。「他們都說我瘋了,還強迫我進入精神病院。我也很擔心:自己是不是瘋了?」

「我只是個心理專家,不是上帝,所以我沒有能力幫你做判斷。至於診斷,我不認為那很重要。」我說。
(醫管局醫生及裁判官,只和孩子會談了數分鐘,便斷定他是精神病患者,將他判入精神病院。當孩子對醫生反映其對葯物副作用的疑慮及對診斷的疑惑,堅持要先進行心理輔導時,醫生是這樣回應的:「醉了的人不會承認自己醉的。你的病識感極低。」、「我是精神科醫生,你患的是燥狂症,英文是Mania,是『重性』『精神病』,而『』情緒病,心理療治是『沒有』效用的。『一定要』『強制羈留』。」、「你的報復心很重,有很高的危險性;你花過多的時間和家人及朋友傾訴,有很高的滋擾性;你堅持要『』接受心理治療,是企圖『拒絕接受』治療。」)

「我只告訴你該怎麼做。首先,先問你幾個問題──你朋友對這件事情的看法怎樣?」

孩子想了想,回答:「我問過我中學最要好的同學,他叫我離家出走。我問過我的女朋友,她叫我去她家暫住。我問過我大學的同房,他空出自己屋內的雜物房給我住。但其他的家人及朋友,都用差不多的口氣跟我說:『家人才是最親、最真、對你最了解、對你最不離不棄、最無可取替的。你爸爸的年紀很大了;你已經是廿多歲的大人了;要學習你爸爸及其他家庭成員的成功和努力。別再游手好閒了。別再反叛了。回家吧。和那來歷不明的女朋友分手吧。和那些叫你離家出走的豬朋狗友絕交吧。別讓家人傷心及難過了,好嗎?大個仔了,別再任性了,知道嗎?』」

「你有什麼生活嗜好或娛樂消遣嗎?」

孩子說:「我最喜歡跟我的女朋友及其他認識我、尊重我、信任我的朋友一起。不管做什麼,可能只是一起看電視節目、玩電視遊戲,或天花亂天墮、天南地北的聊一整晚便已經很開心了。只要和認識我、尊重我、信任我的人在一起,幹甚麼也覺得是很快活的。無錯,平凡是福;平淡也是甜的。但我的家人及很多親朋戚友知道我有這樣的想法後,都用差不多的口氣跟我說:『那些都不是真心的朋友,你女朋友是不懷好意的,那些朋友都只是酒肉朋友,為了騙你的錢,才會奉承你。跟他們斷絕來往吧!就算他們真是沒有機心的,一個大學生又怎能甘於平凡和平淡呢。他們只會帶給你煩麻。相信我吧!相信你的家人吧!家人才是最關心你的;家庭才是你真正的安樂窩,別讓你的家人擔心你,明白嗎?』」

「倘若你離家出走,你能自己活的下去嗎?」

孩子立刻以肯定的語氣說:「可以。天無絕人之路──我自信有自力更生的能力。最壞的情況發生的話,我還可以申請綜緩。但我的家人及很多親朋戚友知道我有這樣的想法後,都用差不多的口氣跟我說:『你真的是瘋了!大好的家庭也甘願放棄!好地地一個大學生去申請綜緩!這不是瘋話還會是甚麼!家人才是你最好的後援!家人永遠都會支持你的!你為什麼要作賤自己呢!』」

「你仔細想一想,關心你的人多?還是傷害你的人多?」

孩子不用多想,便說:「關心我的人有很多很多,多得連我自己也數不清楚……」

孩子突然呆了一會,想了一想,又說:「不過,他們不停在無意之間傷害我。存心傷害我的人,我一生裏只遇過三數個,但他們的演技很精湛(其中有飾演關懷下屬的上司,有飾演兩脅插刀的兄弟,更有柔情似水的情侶),他們在傷害我之前,都令到我深信他們十分關心我的。」

「好,那你花多少心思在那些關心你的人身上?」

男孩尷尬地說:「很多很多,多得令人深信我是游手好閒的二世祖,多得令人深信我是愛心過剩的瘋子。」

「這就是問題核心。」我說。「你被父親傷害,也被家人及親朋戚友傷害,你一心尋求所謂的正義,但你又沒有辦法證明自己是對的。所以你什麼事情都不能做,這就是你既憤恨又燥狂的主因。而指責你的人多,理解你的人少,你卻老是花時間討好那些指責你、不理解你的人,卻讓存心傷害你的人有機可乘。這豈不是很荒謬嗎?」

「所以,最愛你的人是誰呢?是你自己。圍繞在你旁邊的、關心你的人是誰呢?是你的女朋友及理解你的好友。你得在心中提升他們的地位。你應該多為自己著想、也多聽從女朋友及好友們的意見。傷害你的人是誰呢?聽起來是你的父親、家人及其他親朋戚友。你得在心中把他們降級。你無須去追問: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做?也無需去討論:他們到底好不好?這些真相與評價,留給佛陀去做判斷,不是身為凡人的你應該去做的。你要做的,只是減低他們在你心中的比重。父親及家人想聯合來罵你,你就去申請保護令,不然就跑給他追。家人喜歡指責你,你就不要讓他們有開口的機會。他們一罵你,你就藉故離去,要不然,就乾脆跟他們各說各話。該你做的事情你就做,不該你做的事情就讓它放到爛也沒關係。」

「不能不做的,不然我會被煩死的。」孩子聽後焦急地說。然後,孩子想了一會後,反問:「那我離家出走,是對的嗎?為什麼大部份口口聲聲地說在關心我的人都在指摘我呢?我要避開指責我的人嗎?我可以申請保護令嗎?醫管局的醫生都說我是精神病患者,有人會相信精神病患者說的話嗎?我已經失去了對醫生的信任,失去了對裁判官的信任,最令我心痛的,是我失去了家人和朋友對我的信任。」

「你又來了。你又在關心那些傷害你的人了。」我說。「而且,說實在的,你即使配合他們,他們就會對你有好評價嗎?」

「我很迷惘呢。」孩子搖了頭,但想了一想,他崩潰了。「這樣子不是違背了主流的意見嗎?我不是該留在家中,做別人的乖孩子、做別人的好弟弟、做個永不反抗的奴隸嗎?」

我微微笑。「容我賣個關子,幾個月後你就會知道。」

一個月過後,孩子來覆診。臉上開始有笑容了。我因為時間不夠,就沒有多說什麼。

幾個月過後,孩子整個人都變了樣子──他染金了頭髮,溫文有禮多了,走起路來也神態自若,輕鬆自在,乍看之下,很難想像這就是幾個月前那個憤恨燥狂,又極度自卑,曾燒炭自殺的燥狂憂鬱症病人。

「這幾個月來怎樣?」

「奇蹟。」孩子神采飛揚地說。「我只能說是奇蹟。我照著您的說法去做。我才赫然發現:我身旁有這麼多人默默在傷害我!我的家人、親戚,甚至我的朋友們也是。我以前都很在意過他們,而且從來沒忽略過他們。我真的都專注於我的家人、親戚和朋友。偏偏他們傷害我最大!」

我微笑不語。

「我乾脆的不去理他們。我沒去請保護令──我還是被標韱為精神病患者,沒有信心叫別人相信我的說話。但是,他們現在一責罵,我就躲開。他連想指責我也沒機會。結果,大家的關係改善了。我除了必要的工作,我其他事情都不管了。我把自己的時間放在寫作及女朋友上面──我們快結婚了!而且,我還當了家庭教師。我很樂意跟別人分享我的一切。最令人高興的是,這些日子我的心情越來越好,關心我的人將彷彿感染了我的情緒似的,越來越開明,不再強人所難了。」

「你明白什麼是教導的真意了嗎?」

「我不懂。」一絲陰霾浮現在孩子臉上。「我有時候還會擔心。我是不是太好管閒事了。」

「是該告訴你答案的時候了。」我說。「你覺得你爸爸為什麼會不停地指責你?」

「我發現他很缺乏自信心及安全感,他從前的經歷太艱辛了,他又不懂得怎麼表達自己。當他發現自己做不到自己想做的事情時,他就會直接將希望強加在我身上。而我很倒楣,就成為他願望的延續。」

「所以過去你的挨罵,就是在幫助他繼續他的夢,讓他永遠沒機會進步。」

「以後不會了。」孩子自豪地笑道。「說實在的。我覺得他蠻可憐的。我知道怎樣幫他,現正在幫他,但他不願意配合。」

「你需要的是知識、方法與資源。這些你可以在一些書籍、助人工作中學習到,你也可以回到校園──有何不可?」我闔上病歷。「還有其他問題嗎?」

「我還是不知道教導的真意。」

「你已經替我回答過了。」我淡淡地說。

後記:很多施虐的人都誤把「責罵」當成「教導」。事實上,指責是自大的表現,而教導是謙虛的實踐。一個人如果學不會欣賞別人、以及欣賞所有愛他的人,那他就不會有足夠的力量去抗拒自大──他會將所有的心力拿去責怪他愛的人,將對方標籤為「忤逆」、「良心當狗肺」,而他自己亦會成為「施虐者」,到最後就是主演一齣又一齣的悲劇,讓所有愛他的人一起墮進地獄的深淵。

絕大多數人一想到教導,就想到對別人的約束,但事實上,教導背後是有個強大力量的。上帝的愛散在於天地間,你必須透過愛才能領略到那個力量,當你被那強大而良善的力量所包圍時,教導就會成為再自然不過的溝通了。
所以,如何才能愛你的親人呢?最快的方式就是先去謙卑,同時不要對親人進行任何負面的評擊,也不要聯同任何人,讓自己所愛的人有受到指責的機會,更不要浪費唇舌在辯論孰是孰非上。倘若你能做到這點,力量就會開始累積,當你成為強者的那一天,你將會發現:教導竟然是如此的容易。


****



原文──寬恕的真諦

有個婦人來求診。她的主述都是一些焦慮、憂鬱的症狀。診斷並不困難,就是憂鬱症,任何一位精神科醫師都可以辦到這點。問題在於是什麼造成她的憂鬱?又該怎麼治療?

「是我的先生。」婦人痛苦地說著。「但我不知道我該不該這樣說?」

婦人陳述了一段艱辛的過去。原來,婦人面對著婚姻暴力的問題。先生喜歡喝酒,一喝醉,就動手打她。先生因為酒醉的關係,工作都無法維持長久,讓她不得不到外面工作賺錢,貼補家用。但儘管如此,當她回到家中之後,所有大大小小的家事,以及三個小孩的扶養,都需要她來處理。她身心俱疲,整天生活於恐懼當中,她還擔心家庭暴力的現象,會影響小孩子的發展。
「妳的公婆怎麼說?」

「他們都站在先生那邊!」婦人又敘述了一段悲情的故事。聽起來,公公婆婆偏袒親生的兒子,當暴力出現時,公婆往往反過來指責她事情沒處理好,才激怒她先生。而妯娌姑嫂們,也都採取自掃門前雪的態度。到頭來,她變成了一切問題的核心。明明她是受害者,她卻必須負擔「不要讓先生生氣」的責任。她不斷受挫,而且還不斷受到其他人指責。然而,這還不是苦的──
「大家都要我寬恕他們」。婦人幾乎崩潰。「教會的姊妹都很關心我,沒有他們,我活不到現在。但我說實在的,我真的很難去寬恕那些傷害我的人。」

「那你曾經去報復過嗎?」

「我很想。但我不敢。而且,我偶爾也會懷疑:到底真相是如何?是我做錯了,才導致先生打我?我到底怎麼了?」

「所以,我聽起來,妳面對的問題有幾個:妳目前處於很不確定的狀態。事實真相、孰是孰非妳沒有辦法確定。其次,妳很想報復,但妳又不希望這麼做;但如果要放任妳這樣下去,妳又無法忍受。所以聽起來,妳很想說:妳先生聯合全家來欺負妳,但妳不甘心,妳想報復,但又覺得不妥,別人要妳寬恕,妳也做不到?」

婦人點點頭。「他們都說我瘋了。我也很擔心:自己是不是瘋了?」

「我只是個醫師,不是上帝,所以我沒有能力幫你做判斷。至於診斷,我不認為那很重要。」我說。「我只告訴你該怎麼做。首先,先問妳幾個問題──妳鄰居對這件事情的看法怎樣?」
婦人想了想,搖搖頭。「我沒問過他們。」

「妳有什麼生活嗜好或娛樂消遣嗎?」

婦人搖搖頭。

「倘若妳被趕出家門,妳能自己活的下去嗎?」

婦人搖搖著。

「妳仔細想一想,關心妳的人多?還是傷害妳的人多?」

婦人想了很久。「其實關心我的人比較多。」

「好,那妳花多少心思在那些關心妳的人身上?」

婦人愣住了。

「這就是問題核心。」我說。「妳被先生傷害,也被婆家傷害,妳一心尋求所謂的正義,但妳又沒有辦法證明自己是對的。所以妳什麼事情都不能做,這就是妳既焦慮又憂鬱的主因。而傷害妳的人少,關心妳的人多,妳卻老是花時間討好那些傷害妳的人,卻將愛妳的人棄之不顧。這豈不是很荒謬嗎?」

「所以,最愛妳的人是誰呢?是妳自己。圍繞在妳旁邊的、關心妳的人是誰呢?是那些朋友。妳得在心中提升他們的地位。妳應該多為自己、也多為朋友們著想。傷害妳的人是誰呢?聽起來是妳的先生、婆婆。妳得在心中把他們降級。妳無須去追問: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做?也無需去討論:他們到底好不好?這些真相與評價,留給上帝去做判斷,不是身為凡人的妳應該去做的。妳要做的,只是減低他們在妳心中的比重。先生想打妳,妳就去申請保護令,不然就跑給他追。婆婆喜歡指責妳,妳就不要讓她有開口的機會。他們一罵妳,妳就藉故離去,要不然,就乾脆跟他們各說各話。該妳做的事情妳就做,不該妳做的事情就讓它放到爛也沒關係。」

「不能不做的,不然我會被罵死的。」

「妳又來了。妳又在關心那些傷害妳的人了。」我說。「而且,說實在的,妳即使配合他們,他們就會對妳有好評價嗎?」

「我明白了。」婦人默認了,但是想了一想,又開始猶豫。「這樣子不是違背了寬恕的真意嗎?我不是該去愛我的敵人嗎?」

我微微笑。「容我賣個關子,幾個月後妳就會知道。」

一個月過後,婦人來返診。臉上開始有笑容了。我因為時間不夠,就沒有多說什麼。幾個月過後,婦人整個人都變了樣子:她衣著亮麗多了,講話大聲多了,走起路來也有元氣,乍看之下,很難想像這就是幾個月前那個即將瀕臨自殺的憂鬱症婦人。

「這幾個月來怎樣?」

「奇蹟。」婦人神采飛揚地說。「我只能說是奇蹟。我照著您的說法去做。我才赫然發現:我身旁有這麼多人默默在關心我!我的鄰居、教會的姊妹,甚至我的小姑們也是。我以前都沒注意過他們,而且也根本不在意他們。我真的都專注於我的先生。偏偏他傷害我最大!」
我微笑不語。

「我乾脆就不去理他。我沒去請保護令──我還是比較傳統,不好意思將家醜外揚。但是,他現在一喝醉,我就躲開。他連想打我也沒機會。結果他竟然去打我婆婆,我婆婆氣壞了,開始罵他。我現在除了必要的工作,我其他事情都不管了。我把自己的時間放在教會、街坊鄰居上面。而且,我還報名了才藝班。我要多學些東西。最令人高興的是,這些日子我的心情越來越好,我的小孩也彷彿感染了我的情緒似的,越來越開朗。」

「妳明白什麼是寬恕的真意了嗎?」

「我不懂。」一絲陰霾浮現婦人臉上。「我有時候還會擔心。我是不是太自私了。」

「是該告訴妳答案的時候了。」我說。「妳覺得妳先生為什麼會打妳?」

「我發現他很缺乏自信,小時候被父母保護的太過了,他又不懂得怎麼表達自己。當他發現自己做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時,他就會直接將憤怒發洩出來。而我很倒楣,就成為他的受氣包。」
「所以過去妳的挨打,就是在幫助他繼續惡化,讓他永遠沒機會學習。」

「以後不會了。」婦人尷尬地笑一笑。「說實在的。我覺得他蠻可憐的。我有點想幫他。但又不知道該怎麼做?」

「妳需要的是知識、方法、跟資源。這些妳可以在一些書籍、助人工作中學習到,妳也可以回到校園──有何不可?」我闔上病歷。「還有其他問題嗎?」

「我還是不知道寬恕的真意。」

「妳已經替我回答過了。」我淡淡地說。

後記:很多受苦的人都誤把「縱容」當成「寬恕」。事實上,縱容是懦弱的表現,而寬恕卻是勇氣的實現。一個人如果學不會愛自己、以及愛所有愛他的人,那他就不會有足夠的力量去抗拒懦弱──他會將所有的資源拿去討好那些傷害他的人,對方將成為「壞人」,而他自己就會成為「受害者」,到最後就是合演一齣悲劇,雙雙一起墮落。

絕大多數人一想到寬恕,就想到自我犧牲,但事實上,寬恕背後是有個強大力量的。上帝的愛散在於天地間,你必須透過愛才能領略到那個力量,當你被那強大而良善的力量所包圍時,寬恕就會成為再自然不過的結果。

所以,如何才能愛你的敵人呢?最快的方式就是先去愛所有愛你的人,同時不要對敵人進行任何評價,也不要配合敵人、或讓敵人有任何繼續傷害妳的機會,更不要浪費唇舌在辯論孰是孰非上。倘若你能做到這點,力量就會開始累積,當你成為強者的那一天,你將會發現:寬恕竟然是如此的容易。


沒有留言: